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通报

信息通报(2024年第6期)

2024】第6期(总第383期)

2024320日~325

青海大学党政办公室编                                                                            2024325

1.3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来校调研;

2.3月25日,陈刚在青海乡村振兴学院首期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培养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生力军;

3.3月25日,省委副书记刘奇凡为青海乡村振兴学院讲授开班第一课;

4.3月22日,我校参与的智慧水圈大模型与水圈英文期刊在庆祝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学术研讨会上启动;

5.3月25日,青海乡村振兴学院揭牌成立;

6.3月24日,我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喜获国奖;

7.3月25日,我校干部专家热议陈刚在青海乡村振兴学院首期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


1.【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来校调研3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来我校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强化特色学科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攻克重大科研难题,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在化工学院,陈刚书记与科研人员深入沟通交流,走进实验室实地察看,详细了解部省合建盐湖化工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强调,盐湖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要着眼长远发展,综合运用现有先进技术开展深度研究,为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让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构建起盐湖化工创新联合体。要用好研究设施,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在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陈刚书记听取规划建设情况,走进几家入园企业,具体了解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成效。强调,要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充分挖掘释放创新活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贡献力量。在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陈刚书记详细了解中心发展情况,现场办公解决困难问题。强调,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利用卫星遥感、超算等技术,开展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天文观测等课题的研究,找到并运用规律,解决突出问题,服务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变,加快发展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探索多方算力互联互通机制,支撑全省绿色算力建设和应用。要用好高校对口支援资源,依托青海高等研究院等平台,抓好育才留才用才引才工作,聚力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朱向峰,副省长杨志文参加调研。校党委书记李丽荣、校长史元春陪同调研。

2.【陈刚在青海乡村振兴学院首期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培养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生力军325日,青海乡村振兴学院首期培训班开班式在我校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培养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生力军,在青海大地上写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省委副书记刘奇凡主持。陈刚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参加首期培训班的学员表示欢迎,对学院的前期筹备工作表示肯定。指出,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办好乡村振兴学院,意义重大。当前,要认真落实“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让各级干部进一步提高本领、激发斗志,破解“想干不会干”的难题,提升“思路要清”的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陈刚强调,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看待乡村振兴,抓住时代机遇,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引导乡村振兴与民族宗教、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相适应,让乡村振兴成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发挥后发优势,激发内生动力,造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要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梳理乡村振兴短板,拧紧“思想关”、把好“方法关”、提升“能力关”、强化“作风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挖掘培养致富带头人,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形成良性机制,让乡村振兴更可持续、更有后劲。要发挥青海大学学科优势,理论联系实际,聚焦问题开发课程,做到“线上线下、长短结合、校地合作、一院多点、教研一体”相互贯通,“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分类精准培训,把学院的培训成果转化为学员开展工作的能力。陈刚要求,首期培训班学员开个好头、作出表率。通过参加培训,做懂政策的明白人,把党的政策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直接生产力;做兴产业的引领者,将体育、文旅有机融入乡村振兴中;做促振兴的实干家,多做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始终绷紧“律己要严”的弦,鼓足干劲推进乡村振兴。刘奇凡在主持时指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倾心倾力促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扎扎实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青海乡村振兴学院要着眼“三农”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新品种、新技术,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教学培训,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参训学员要潜下心来全面系统学,静下心来结合实际悟,在边学边思、边悟边干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持续提升懂“三农”、爱“三农”、兴“三农”的情怀和能力。省领导才让太、朱向峰、杨志文出席。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党委分管副书记,我校及青海乡村振兴学院相关同志,首期培训班参训学员参加。开班式结束后,我校党员干部、专家学者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教学科研实际,就全面贯彻落实好陈刚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热烈研讨。

3.【省委副书记刘奇凡为青海乡村振兴学院讲授开班第一课3月25日下午,省委副书记刘奇凡以“关于我省乡村振兴的学习思考”为题为青海乡村振兴学院首届培训班讲授开班第一课。来自全省各市州的首批干部学员、主管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干部,省农业农村厅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我校干部师生150余人聆听了讲座。刘奇凡副书记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结合粮食、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城乡结合7个方面,系统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分享了“千万工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青海互助班彦村等5个省内外典型案例,为我省乡村全面振兴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提供了参考;深入浅出分析了我省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强调要从人才创新培养、科技创新运用和产业融合发展三方面入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课后,参训人员结合讲授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形成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大家一致认为,刘奇凡副书记的授课内容丰富、重点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我们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给予了启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4.我校参与的智慧水圈大模型与水圈英文期刊在庆祝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学术研讨会上启动3月22日,庆祝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水利部、科技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等二十多家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史元春受邀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原校长王光谦出席会议并致辞。在嘉宾致辞和学术报告环节后,会上宣布智慧水圈大模型AI Hydrosphere启动研发。AI Hydrosphere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水圈科学和水利工程专业领域的AI大模型,基于清华大学ChatGLM模型进行增量训练,将强化水圈专业知识和水利行业标准规范,并通过工具调用实现接入分析真实数据、运行专业模型等能力。现阶段,AI Hydrosphere由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我校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ChatGLM3-6B进行增量训练,在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运行。会上发布《水圈》国际期刊Hydrosphere。该期刊由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我校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Hydrosphere是以发展水圈理论和相关技术新知识体系为目标的国际期刊,并采用先发布后审稿、公开审稿等方式提高稿件和评审质量。

5.【青海乡村振兴学院揭牌成立】3月25日上午,青海乡村振兴学院成立揭牌仪式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靳生寿,校党委书记李丽荣,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小兵,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钟泽海,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分院负责同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青海乡村振兴学院班子成员出席。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谷长伟主持揭牌仪式。谷长伟在讲话中表示,青海乡村振兴学院的挂牌成立,标志着全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这是有力推动人才振兴的创新举措,对全面加快乡村人才建设步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历史性意义。学院将锚定发展目标和定位,以服务全省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为出发点,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致力于培养乡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发展带头人、乡风文明传承人、农业科技推广人和政策明白人,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情怀的懂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使学院真正成为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囊团”、产学研融合的“实验室”、“三农”干部的“大学堂”、乡土人才的“孵化器”,为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能力保障。我校将以青海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为契机,依托学科优势,锚定职责与发展定位,全面落实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为助力青海“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青大贡献。

6.【我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喜获国奖】3月24日,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结果揭晓。我校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之‘众志成城护权益 维权行动广开言’”项目从全国1724所高校的358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最受同学欢迎项目”和“优秀项目”两项国家级奖项,是青海省唯一入选线下交流展示的项目。本届“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是在共青团中央指导下,由全国学联主办,贵州省学联、贵州师范大学承办。项目交流展示活动自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经自荐、省级推报、全国遴选,我校项目最终获得佳绩。近年来,校学生会秉持“以人为本、需求驱动”原则,持续推动学生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服务同学成长成才。其中,本次获奖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校园安全与学生权益的“主人翁”意识,为广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权益服务。自2018年以来,累计服务同学维权实事1000余项,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覆盖率高达全校学生人数80%,真正做到了急同学之所急、解同学之所难,将服务同学落到实处。下一步,我校学生会将牢记党的要求,切实履行组织职能,全面践行服务宗旨,扎实推进“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擦亮“我为同学做实事”品牌,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实践导向,以同学满意为价值追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实效,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奋发学习、成长成才。

7.【我校干部专家热议陈刚在青海乡村振兴学院首期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3月25日,青海乡村振兴学院首期培训班开班式在青海大学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培养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生力军,在青海大地上写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我校干部、专家学者现场聆听了讲话,会后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教学科研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好陈刚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陈刚书记的讲话为动力,聚焦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优势,为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保障。校党委书记李丽荣表示,在青海大学成立青海乡村振兴学院是省委省政府针对新时期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振兴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青海大学工作的厚爱支持。陈刚书记在乡村振兴学院首期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青海省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问题困难及需要探索解决的工作路径,讲话令人振奋、发人深省。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领悟并贯彻好陈刚书记的讲话精神,从更高的政治站位明确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突出特色,开拓创新,着力把学院打造成乡村振兴理论教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教育实践的政产学研综合平台,将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向新高度,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智力支持。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任延明表示,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对于青海大学来讲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我们要认真落实陈刚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以问题导向、过程导向,助力解决青海三农“卡脖子”问题。要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管理经验,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创新融合等方面发力,助力青海乡村全面振兴。青海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科技处处长洒威表示,要按照陈刚书记的要求最大限度发挥青海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借助对口支援帮扶机制,整合省内外资源,理论联系实际,聚焦问题开发课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培养懂政策的明白人、兴产业的引领者、促振兴的指挥员,为我省的乡村振兴事业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三农”建设者。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青海省牦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刘书杰表示:要认真学习领悟陈刚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特别是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的思想关、方法关、能力关和作风关。立足青海大学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对青海高原农牧业70多年的厚实积累,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依托青海高原农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和比较优势,坚定用做精做优的理念,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服务我省乡村振兴。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院长、青海省麦类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吴昆仑表示,要始终聚焦乡村特色产业需求,找准产业问题,提炼科学问题,加快科技创新,及时提供高效适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用一体化、全产业链的思维,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推动科技与企业融合、与乡村产业融合、与县域经济融合、与农业产业带融合。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李屹表示,要立足青海园艺产业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培育多样化品种,保障“菜篮子”供给,满足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协同作用,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落实在田间地头,形成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的有效衔接,为青海乡村振兴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1.【财经学院教师在全省第三届大学生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获金奖为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方案》的通知》和青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青海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要求,院精心组织,积极准备,推荐具有较高学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赛事。经过激烈角逐,教师凭借其自身的教学实力,最终获得金奖殊荣,充分展示了院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领域的成果和实力,学院将继续加大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共海北州委党校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打造高校与党校协同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加强学科建设。3月21日,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共海北州委党校在学院会议室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学科优势,与党校的红色资源、实践优势相结合,构建高校和党校协同发展新模式。卢艳香院长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海北州委党校应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此次签约仪式的举行,是院在原有的十个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再拓展,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为师生深入研究地方红色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赋能成长,智慧点亮童年”科普开放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的科普宣传,提升幼儿科学素养,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321日,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举办科技赋能成长,智慧点亮童年科普开放活动,为青海大学附属幼儿园近四十名小朋友开展了青海省农产品加工知识科普,此次活动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中试基地举行。活动围绕青海省特色农作物——青稞,向小朋友讲解了青稞的不同颜色及营养特性、不同类型的青稞产品及其加工设备。此外,科研人员为小朋友现场展示了青稞蛋糕的加工制作流程,还品尝了青稞饼干、青稞蛋糕及青稞枸杞茶等产品。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中试基地实地参观、现场加工科普及产品品尝,使幼儿园小朋友们了解了青稞及其产品、加工设备及其用途,感受到了加工的乐趣及美食的喜悦。此次科普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希望借此机会能将科技普及的种子深深埋进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4.医学部成功举办“电诈、禁毒、邪教防范”讲座为提升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24年3月25日,医学部与昆仑路派出所联合举办“电诈、禁毒邪教防范”讲座,内容涵盖电信诈骗防范、禁毒教育和反邪教宣传等三个方面。在电信诈骗防范方面,讲座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剖析,向师生们揭示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技巧。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并掌握了有效的防范方法。在禁毒教育方面,讲座通过展示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危害,使师生们深刻认识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座还倡导师生们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共同营造无毒校园环境。在反邪教宣传方面,讲座专家详细讲解了邪教组织的危害性和识别方法,强调了防范邪教侵蚀的重要性。师生们纷纷表示,他们将自觉抵制邪教的诱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医学院师生的法律素养和防范意识,也为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学部将继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